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和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上海应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与长江流域沿江省市联手加快经济新支撑带建设,在经济互融、产业互动、生态互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就上海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议以“深化、放大、提升、搭台”总方针为指导,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国家战略,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推进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对外开发开放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
以下就上海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中的优化方向,谈些建议。
1.强化上海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服务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
从发展思路看,围绕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部署,为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长江流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聚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国际海空枢纽”和“区域公铁协调”两大战略支撑和指导对外交通系统发展,增强上海对长三角、对长江流域的服务和辐射能力。
从总体目标看,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完善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国际航运枢纽港和航空枢纽港功能进一步提升。建成公铁协调的陆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多方向、多层次的复合型运输通道,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
从主要任务看,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综合能力,大力推进以江海联运为主的水路集疏运体系。依托航运中心建设,完成洋山、外高桥港区后续工程建设,拓展港口发展空间,提升上海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江海直达运输,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推进水路运输江海直达,使沿长江航运船舶直接停靠洋山港区、内河船舶直接停靠外高桥港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发挥国际主要枢纽港和干线港作用。积极实施“长江战略”,促进沿江港口的分工和协作,带动长江中游和上游的武汉、重庆航运中心建设和沿江港口群发展。共同建设“长江物流一体化运营平台”,拓展现代综合物流配送功能。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打通沿江内河航道网。重点加快杭申线、平申线、大芦线、长湖申线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基本形成“连接江浙、对接海港”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框架,促进内河航道干支连通、区域成网。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建设长江流域水路运输信息化监管平台,尤其是危险货物的监管。扩大洋山港区和外高桥港区支线泊位规模,提高支线泊位能力,完善干支线泊位配置。
二是加快沿江沿海铁路通道建设,促进海铁联运取得突破。在传统沪宁、沪杭铁路骨干通道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沿海铁路通道建设,推动沪通铁路进入外高桥港区。整合上海铁路货场布局,充分发挥芦潮港铁路中心站的作用,促进港口企业与铁路部门合作,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大运量、长运距、节能环保的优势。拓展航线网络和业务服务模式,构建航空枢纽快速集疏运体系。
三是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构建航空枢纽快速集疏运体系。构建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成为集“本地运量集散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国内中转功能和国际中转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注重区域机场群的协调发展,加强与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区域内机场的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完善区域机场群功能分工。构建浦东机场与虹桥枢纽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加强浦东机场与长三角的紧密联系。通过国际性货运企业货运中心项目建设和自贸区监管模式创新,开发整板整箱的机坪直转集拼业务,满足各驻场航空公司中转货物集拼的业务需求,服务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是构建“五向一环”对外交通运输通道总体格局,深化长三角区域交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沪通、沪宁、沪湖、沪杭、沪甬五个方向的对外运输主通道,以及沟通上述通道的综合运输环线,与长三角交通多点对接、深度融合。重点完善城际铁路通道,推进沪通、沪乍铁路建设,研究沪湖宣铁路通道和上海至启东铁路通道规划方案,完善与毗邻地区各级道路网络的衔接,推进平申线等跨省内河航道建设,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内各节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
2.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
从发展思路看,上海要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注重与周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努力做到“四个提升”:提升核心城市功能和产业领先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能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区域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从总体目标看,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使上海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高地、创新转型示范区、改革开放前沿、引领长江经济带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领头羊。
从主要任务看,一是发挥上海及长三角的核心竞争优势,带领长江经济带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抓住全球新一轮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机遇,以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外包,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升服务业能级。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对金融、航运、贸易、技术创新等战略要素资源的配置作用,在中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努力突破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大力发展金融、航运等重点服务业,积极培育专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沿江优势产业集群。围绕长江流域的岸线、腹地等资源,依托上海、武汉、重庆等重要产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高制造业附加值,促进产业融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施重大项目和专项工程为抓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战略制高点。在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引导关联企业向城市及其周边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配套,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上中下游城市圈产城融合、产业链联动联盟、高端人才宜居宜业的产业组团式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整体竞争力。依托创新资源优势,加大对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带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区域产业转型和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创新支撑。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工程建设,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研发、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引导性投入,鼓励发展创新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积极发展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坚持先行先试,着力探索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面上改革积累经验。
四是提升产业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发挥上海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长江经济带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在长江经济带内统筹规划布局产业链,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联动发展,提升经济带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规划,加快在长江经济带规划研究产业链布局,明确产业优化调整布局的方向。鼓励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走出上海和长三角,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快在长江经济带进行兼并重组和投资布局。进一步完善各省市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逐步构建产业转移信息平台,鼓励跨省市共建产业园区、中东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建设。
五是促进能源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推动沿江地区天然气利用、能源要素市场发展和煤电基地建设。发挥上海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利用并拓展现有能源设施和能源要素市场的功能,服务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发展沿江液化天然气(LNG)船运贸易,有序规划布点建设小型LNG接收站。建设国家级天然气交易中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推进沿江煤电基地建设,保障区域供电安全。
3.加快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沿江城镇带协调发展
从发展原则看,功能优先、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协调,坚持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先行,坚持产业发展与开发建设融合,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努力实现新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集约发展。以先进规划理念为指导,注重民生需求,注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形成有疏有密、错落有致,紧凑型、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创造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营造有吸引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通过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各方广泛参与城镇化的合力。因地制宜、有序发展。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结合自然禀赋、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城镇化,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建设进程,分类推进建设和发展。
从发展思路看,突出新模式和新体制。由单一的开发建设转变为功能培育、能级提升、形象塑造等全方位提升。立足全市大局,建立市区合理分工、合力推进的体制机制。突出新理念和新技术。注重科学发展、注重民生需求,积极实践世博先进理念。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支撑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突出新形态和新标准。立足长远谋划,坚持适度超前,注重发展的前瞻性,提高规划建设标准的起点,研究设置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规范标准,促进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发展。
从主要任务看,一是深化完善城镇体系,形成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继续坚持“有机疏散”理念和“多心、多轴”的空间发展策略,优化沪宁、沪杭及滨江沿海发展轴线,形成中心城、新城和新市镇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沿江城镇带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优化中心城功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推进城区升级改造,改善环境品质,充分展现国际大都市形象和魅力。发挥新城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创新理念,分类推进,将重点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沿江城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是推动产城融合,加快产业和服务功能的同步发展。着力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在空间布局上重新整合,加强规划衔接,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和完善相关规划。加强产业区与其他片区之间的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整合,促进区域之间的功能联动。坚持服务经济主导和多样化发展,把新城、小城镇等产业发展纳入全市产业布局统筹考虑,积极承接中心城区服务业功能的外溢。着力改善软环境,形成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是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分类指导、资源聚焦、梯度发展,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逐步缩小与中心城区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优质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同时,注重建设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创新探索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化运行管理水平。
四是增强基础设施对城市功能培育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积极实践世博会带来的新理念与新技术,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标准与新规范,逐步建立可靠、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切实营造出行便捷、生活便利、生态宜居的环境。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构建由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主的对外交通网络。完善内部道路交通设施和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建设,支持先行先试,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信息化设施完善、应用渗透和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低碳发展理念。
五是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充分考虑全国城镇化加速,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人口自由流动等影响因素,以建设全球城市和宜居城市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底线,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为支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政策、加强社会管理,综合调控城市发展规模。
六是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在国家现有土地政策框架和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支持区县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宅基地置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坚持保护农民利益,拓展促进农民增收渠道并建立长效机制。
4.加强上海生态文明制度机制建设,提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质量
从发展思路看,上海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以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为要求,率先实践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融合,努力成为特大型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典范,争做美丽中国的先行者。
从总体目标看,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远期将努力建成生态型城市。
从主要任务看,一是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各方面融合。在顶层设计上,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向经济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融入渗透。建立更明确的责任体系、更有力的推进机制、更广泛的参与机制、更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影响评价对转型发展的调控和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工业结构布局优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
二是深化完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强化多源协同控制的大气雾霾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系统性、协调性相统一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健全安全可靠的固体废物处置和管理体系;建立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推进货运车辆的清洁能源改造,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同步扩大高污染车辆淘汰范围。
三是大力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进一步完善、防汛保障体系和农田水利体系,加强低洼圩区治理和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供水体系,供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衡化。进一步完善污水治理体系,完成全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推进雨污混接改造、初期雨水治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完善骨干河网体系,建设水源保护区和崇明岛生态河道,继续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持河道养护长效化。进一步完善河口海洋开发保护体系,推进陆域与海域联动发展、河口与海洋共同保护,保持滩涂资源和生态湿地动态平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四是积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拓展生态空间,加快实施基本生态网络结构体系的建设,扩大城乡绿色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绿地和公园体系,大力推动立体绿化发展。积极推进沿海林业建设。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加强绿地、林地、湿地资源保护。加强对毁绿占绿行为的监督检查和严肃处罚。推进林地湿地抚育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森林生态群落结构。按照“确保生态效益、拓展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拓展和开发利用绿地、林地、湿地的生态、社会服务和经济等多种综合功能。发展壮大林业产业,适度有序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人文资源,鼓励林地资源综合利用。
5.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长江沿江区域合作机制
从发展思路看,着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合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和长江黄金水道打造。充分发挥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功能,联手推进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重大基础设施、创新体系、环境保护、市场体系、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沿江中心城市合作为纽带,加快推进长江流域联动发展。加强与沿江省市的交流合作,重点完善与南京、武汉、重庆等中心城市的合作机制。
从总体目标看,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加快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增强对全国其他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联动发展和服务全国的先行区。构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镇产业带。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沿江城镇体系,增强长江流域整体国际竞争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示范区。
从主要任务看,一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推进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衔接,不断改进和完善长三角道路运输体系,合力推进长三角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参与和推进长三角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夯实一体化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共建创新型区域。合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一体化建设,率先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示范区。加强区域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鼓励创新成果优先在区域内推广使用。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链整合为抓手,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和开发区二次创业。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和园区,推进形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完善区域污染联防机制,共同制定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加强与苏浙两省环境监测部门的合作,联合做好黄浦江源头地区、太湖流域以及杭州湾的环境保护。合力推进长三角节能减排,推广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探索区域水体污染补偿机制,推进区域内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推动长三角制度规范体系对接,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强政策衔接,推进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区域物流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平台对接。共同研究制订跨地区的行业发展规划、区域通用的市场规则。推动长三角社会事业融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建立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合作完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医保跨地区结算机制,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推动长三角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区域一体化驱动力。共享各地试点改革的经验。共同研究制定互利共赢的财政政策,有序推动跨地区联合兴办开发区。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区域产业优化布局和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完善与长江流域合作机制。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三方力量,构建官商学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上海与长江流域合作的模式,形成 “企业为主导、政府为引导、社会为助力”的企业、政府、社会合力互动协作机制。推动以资本方式建立长江沿线区域合作机制,设立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基金,有效发挥市场化力量、专业化团队在筛选项目、培育企业和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以资本方式推动长江流域合作的新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对长江上游地区予以援助和支持。尤其是完善上海对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工作,以增强库坝区造血功能为重点,加大经济合作和项目建设力度,助推当地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长江流域市场协作机制,对沿江各省市间实施相互开放政策, 着力消除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平等竞争、互惠互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促进长江经济带统一市场共同体的形成。进一步完善与各省市间的产业合作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逐步构建产业转移信息平台,鼓励跨省市共建产业园区、中东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建设,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本文节选自《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研究上海专题报告》。作者肖林系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齐峰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