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昌海运决定终止筹划了两月之久的重大资产重组。在其宣布终止重组的公告中,中昌海运披露了此次重组的对象为一家第三方TMT行业的企业,透露出公司跨界转型的意图。
据了解,在国内外航运业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转型已成为国内航运企业的共同关键词。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已有多家航运企业在产业链延伸或跨界并购方面先行试水。
跨界转型不易
今年5月份,中昌海运宣布停牌重组。
作为A股12家航运公司中唯一的民营企业,中昌海运近年来未能在航运业低迷的背景下特立独行。财报数据显示,中昌海运去年亏损8124.96万元,今年一季度续亏3010.99万元。中昌海运的前身ST华龙,控股权曾三度易手,且在2004年~2006年连续3年亏损,最终于2008年底完成破产重整。
2010年,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入主中昌海运,中昌海运转型为航运类企业。当年,中昌海运实现自公司上市以来的净利润次峰值3218.09万元。此后,中昌海运净利润一路下滑,直至去年发生亏损。
按照上市规则,中昌海运今年下半年若无法扭亏,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5月份,中昌海运宣布拟再次通过资产重组扭转困局。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中昌海运未能与重组对手方达成一致,致使重组终止。此时,中昌海运才透露拟发行股份收购的标的是一家TMT企业,公司原计划部分或全部切入TMT领域,试图完成跨界转型。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中昌海运目前市值不到20亿元,在12家航运类公司中垫底,符合壳资源的一般要求,公司与某TMT企业的重组可能涉及到借壳行为。
不同于中昌海运的全面跨界转型,另有一些航运类公司则选择拥抱互联网,试图通过触网实现盈利模式飞跃。
7月12日,中海集运及关联方中海科技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拟构建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三方客户均可使用该平台在线查询物流运价、在线完成物流下单、在线咨询、在线结算等。
长江证券研究员韩轶超认为,中海集运此举是“穷则思变”,并将该行为界定为传统运输业拥抱互联网,进行营销创新与产品创新的重大变革,或将促成航运业盈利模式的飞跃。
产业链延伸受宠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显示,上半年航运市场仍处于不景气区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航运业低迷之象已蔓延并持续了6年。尽管如此,航运企业还是对航运业未来表示乐观。
记者此前从招商轮船了解到,该公司对航运业复苏前景较为乐观,认为航运业正在走出低谷,并且准备伺机抄底。正是基于对未来航运业的信心,去年下半年以来,招商轮船、中国远洋等公司接连签署订造船舶合同,中海发展近日甚至拟斥资逾8亿元收购上海北海船务公司20%股权。
事实上,在备战航运业复苏的同时,上述公司也在谋求转型,只不过与中昌海运、中海集运等公司转型思路不尽相同。
海峡股份去年以来就积极介入海上旅游业,并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投资开发包括西沙海上旅游在内的旅游业务,据此拓展盈利模式。此前,海峡股份在海上旅游方面介入较少,去年公司西沙线营收仅为1560.54万元,为亏损状态。
中远集团旗下的中远航运近年来也在朝着产业链延伸的方向转型。据悉,受到市场滞后性与跨界竞争的双重影响,去年特种船市场复苏低于预期,不过中远航运已确立了推进特种船业务转型升级的大方向。
此外,天津海运也借助增发等资本手段实施信息化战略和大货主战略,从而对传统的近洋沿海集装箱运输业务形成补充。该公司近两年也持续亏损,去年亏损达1.3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招商轮船也在2013年年报中透露,公司已与合作方就石化仓储项目已达成共识,该项目系招商轮船油轮运输、散货船运输业务之外的全新领域。据记者了解,招商轮船将前述项目视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步骤。
去年9月份,交通运输部就航运业转型升级提出了5点意见,其中提到加强政策引导,推进航运类兼并重组,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目前航运类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正在转型,并且多数是朝着产业链延伸的方向转型。